2023年08月18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识别和应对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谢玲玲

  随着暑假的结束,年满三岁的宝宝们就要正式进入幼儿园了。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和父母分开,第一次融入集体生活,第一次正式走向独立。相信很多家长一定充满了期待,但在开心之余是否还伴随着担心和焦虑呢?

  年幼儿童的分离焦虑,表现在要离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父母和家人,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从而产生的焦躁、不安和不良的情绪表现。

  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幼儿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正常反应,幼儿焦虑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怕生、强烈抵抗、阶段性体质敏感、尿裤子、尿床、说谎等现象。适龄幼儿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的游戏和生活中,是一个由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过渡,生活环境、活动方式、行为规则都发生了变化。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会让孩子变得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上的恐惧,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哭闹,有的还会有生病等现象。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去适应。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但是绝大多数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如果您的孩子进入幼儿园不哭不闹,情绪良好,能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对幼儿园生活感兴趣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吃饭、穿衣、睡觉等活动,就表明他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入园适应能力。出现分离焦虑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面临陌生的环境。陌生感是让孩子感到紧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于三岁多的小朋友而言,新的环境突破了自己原有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里面有新奇、有刺激,但更多的是陌生感。

  2.要求的提高。从家庭到幼儿园,孩子要面对很多新的规则、要求和习惯。比如到点要吃饭、要排队去上洗手间、在固定的时间做户外活动及午睡等。每一个活动,每一种规则里都包含着具体要求,孩子能不能明白并按要求做,这个过程本身就会让幼儿感到有压力。孩子在适应的过程当中,也会带来很多的困扰。

  3.成人和幼儿关系的变化。在家庭当中,孩子大都是家里的中心。入园后,孩子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之一”。面对成人和幼儿之间关系的巨大变化,一方面要求幼儿园的老师要有相应的措施,让孩子尽快适应;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日生活,以及规则和要求,并在家里做好配合性训练。

  所以,教育一定不单单是学校、幼儿园的事情,更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有效配合。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呢?

  首先,在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父母一定要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到了幼儿园,很多事情需要孩子独自完成。最基本的就是吃饭、上厕所和穿脱衣服,只有真正独立的孩子,他们才会在幼儿园感受到自信和快乐。

  然后提前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入园前,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周边玩耍或通过幼儿园的公众号,熟悉幼儿园情况,告诉孩子幼儿园玩具很多,幼儿园里的老师也会像妈妈爸爸一样爱他,幼儿园还有许多小朋友等着和他一起玩,等等,激起幼儿对上幼儿园的憧憬。

  接着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决,切勿反反复复。哪怕孩子哭闹,也要态度坚决,千万不要妥协。若是心疼孩子,就在接送他们放学的路上,多一些关怀。一旦妥协,接下来孩子会生出许多小心思,找到很多不愿上幼儿园的理由。

  最后借助绘本阅读,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生活。新生幼儿之所以在刚入园时,会对上幼儿园出现强烈的排斥情绪,除了分离焦虑情绪的影响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对此,家长可以在孩子入园之前,和孩子一起阅读一些相关的绘本,如:《幼儿园的一天》《阿文的小毯子》《我爱幼儿园》《魔法亲亲》等等绘本,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提前熟悉了解幼儿园,消除恐惧,也能让孩子了解到,原来不止他一个人会和爸爸妈妈分开,大家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从而帮助孩子接纳分离情绪。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由家庭走向社会、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面对“分离焦虑”,家长和幼儿园应携手共进,支持和陪伴孩子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帮助他们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生活。(作者系区示范幼儿园教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综合
我区2023年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已正式启动
我区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
川农支教向山行 传承中华陶艺美
“仙女山候鸟之夏”系列健身活动——广场舞展演举办
简讯
关于中铭·春江里规划设计方案(中堆坝片区B2-02/02、B2-03/02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公示的公告
志愿服务巧解基层服务难点
识别和应对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关于凤山街道建设中路立体停车楼及基础配套设施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公示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