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梦佛伴湖

  ◇大木子

  (上接2022年7月6日第125期第四版)

  “哇!古桥,比我的爷爷的爷爷还老啊!”卓娅喝完水赶过来便是一声高叫,那动人的俄罗斯腔调,似桥下溪水一般清爽悦耳。

  柳鸣道:“这没落的古桥虽经过二百多年的沧桑,却不失它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站在这里,你也许会听见马帮的铃声在远去的时空中回响。”

  此时,乐伯倚桥凝望,显得十分安静,仿佛真在听那时空中的铃声。

  柳鸣又开讲了。

  “据传乾隆四十八年间,年过古稀的乾隆帝从京城动身,开始第六次巡游江南。历经康乾盛世的大清帝国 疆域扩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激增,手工业发达。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尤其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荒地的大量开垦、耕地面积的扩大,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在这样的一种历史背景下,当地百姓为歌颂‘康乾盛世’,特修‘万寿桥’改善川黔通道,企盼乾隆能在巡游之际光顾白马山风光。将桥取名为‘万寿’既寄望乾隆万寿无疆,也希望此桥生命永固长寿万年喽。"

  “哟,不愧是中国才子”,卓娅夸起人来,如快枪一般。令柳鸣也谈兴更浓:

  “自古以来,这里与黔州接壤,两地商贸交流十分频繁,往返于黔州山与白马山的商贾、马队络绎不绝。但交通不便,极其封闭,进山出山要跋山涉水数天。特别是发源于白马山的大沙河阻断了这条贸易频繁的商旅之路。于是,进出的商贾们集资修建了这座万寿桥,使得往返两地的贸易更加顺畅。万寿桥的修建为促进两地人民的商贸及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嗯,博古通今,好口才”,卓娅又听又赞。

  柳鸣经卓娅一夸,又感叹道:“二百多年的变迁,沧海桑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昔日的商贸之路,早已被飞速的机车所取代。”

  这时乐伯才深情的插话道:“在这青山绿水的静寂中,桥碑上那闪烁着‘万寿桥’、‘同结善缘’的古朴符号,让我们探寻到了中国龙县山区交通鼻祖的模样,以及祖先们那勤劳、淳朴的背影。”

  “嗯,是的。如今,那大小均匀的长形条石堆砌成的弧形拱桥完好无损,青苔爬满了石面,在丛林的衬托下,墨绿色的石桥更显古色古香。”卓娅也动情赞扬。

  “来吧!异国他乡的朋友,在这‘山映斜阳天接水’的地方万寿桥等着你。她的周围苍山滴翠,林海茫茫,百鸟吟唱,蝶舞双飞,鸟语花香。哦,还有桥下的流水,这如同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会让你感慨:山美桥美人更美啊!”柳鸣像演讲者一般再一次向大家抒起情来。

  大家回过神来,继续前行。

  又顺山脊爬上一座峰尖,这时大家来到一座塔前。见是一座瞭望台--建于二十世纪80年代,呈圆柱形,直径约5米,高约15米。大家明白塔立于白马山最高处了,能登高远望,尽情欣赏茫茫林海的旖旎风光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上到塔顶,体验“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的诗情画意。

  只见四周奇峰怪石,山峦叠翠,溪流潺潺,沟壑幽深。

  柳鸣道:“一年四季这里景色绝佳。春天,山花烂漫,处处锦绣;夏天,烟云飘渺,翁郁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姹紫嫣红;冬天,玉树银花,琼峰瑶壑。峰顶看云海有如置身海岛,银涛茫茫,看雪景一片净土,看日出景色瑰丽,看林海流绿溢翠,山水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好!好!好!一口气说出这山上的四季美色”,卓娅又为柳鸣鼓起掌来。

  乐伯接着道:“这白马山风景优美,应是大西南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以及教学、科考为一体的理想胜地。”

  “正是,它是一座真正的宝山”,柳鸣很赞同乐伯的观点。

  乐伯又道:“那盘山路,站这上面看得更清楚了,接二连三的之字拐如一道九曲回肠又像一根翡翠的绕线,穿越着白马山的林海。”

  柳鸣道:“过去,此路为川黔盐茶商贸交流的主要通道。川盐经乌江运抵现在龙县的龙角古镇,再人背马驮运往黔州的道真县各地销售,并将茶叶、药材从黔州换回,又从龙角出乌江流向长江各地。”

  这时,见乐伯又一路文字和一个圈的在他的小本子上形成记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副刊
仙山草原那道美丽风景
天池苗寨的那一夜
夕阳下的仙女山
思乡愁
寻梦佛伴湖
乌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