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共享食安武隆

和顺镇食品安全党员示范点。(代君君/摄)

  本报记者 代君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米袋子”“菜篮子”“饭桌子”,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神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广大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满意不满意,本质上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问题,是人心向背的问题。因此,抓食品安全工作,就是抓民生工作、抓经济工作、抓社会稳定、抓政治工作。

  近年来,武隆区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紧紧围绕“四个最严”要求,创新监管方式,落实监管责任,提升监管能力,有效管控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强治理

  破解行业监管难题

  武隆区全区有人口41万、各类监管对象5000余家,其中餐饮店3000余家,普遍存在着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门店经营面积小、硬件设施投入严重不足、食品安全风险大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难题,该如何破解?

  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和反复讨论研究,区市场监管局以整治餐饮行业特别是小餐饮店为切入点,立足监管实际,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活动。在商户最敏感的监管模式中,“卫生不达标 食品不安全单位”的倒逼机制,促使商户不断改善餐饮卫生。

  “以最严厉的处罚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相关工作机制,在区公安局设立了食药环支队,常态化派驻市场监管执法支队实行联合办公。并深入开展执法突破行动,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48件,查办刑事案件3件,经法院判决对1名从业人员实施了从业禁止的惩戒,对行政处罚信息进行全面公布。

  不仅如此,该局还坚持最严谨的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武隆板角山羊地方标准》和《武隆碗碗羊肉烹饪通用技术规范》,推进《武隆茗粉生产技术规范》《羊角豆干生产技术规范》等标准出台,建设“国家级山羊发展研究中心”,独具特色的武隆山羊产业发展已纳入《武隆区食品药品安全“十四五”规划》。

  前不久,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验收专家通过实地检查,对武隆区破解行业监管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

  “五位一体”

  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

  结合武隆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武隆区市场监管局推出了“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食品原材料快检+食品安全责任险”的“五位一体”监管模式。在此基础上,该局还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指导武隆区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加快餐厅文化建设,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打造以文明、卫生、健康、安全等为主题的教育新场地。

  据了解,“五位一体”监管模式是依托已建成的教育城域网传输通道和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将每所学校的食品库房、烹饪区、备餐区、留样区等重要区域的视频集中到区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通过AI智能识别,识别后推送到“重庆阳光餐饮”APP中。     (转二版)  (接一版)通过该平台,学校食堂不仅可对加工环境、试吃留样等重要环节进行视频影像取证留证,通过AI、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还能对食堂从业人员是否戴有口罩、帽子,是否有鼠患等进行自动识别,并向管理人员进行提示预警。

  “项目设备已覆盖全区所有学校,并实现了‘一头四用’。”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的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能识别项目已经完成。该委在此基础上创新作为,做到了一头四用,即学校、教委、公安、阳光餐饮四方可以同时观看,学校自主管理,教委可以看到全区的所有学校食堂的操作,同时把视频推送给公安,接下来还将依托阳光餐饮App,向公众开放。

  据介绍,“五位一体”监管模式的推广使用,掀起了“处处是工地,处处是考场,处处有亮点”的改造热潮,不断涌现出一批示范食堂。截至目前,武隆区已经升级改造学校食堂123家,面积约6万平方米,可供3.5万名左右学生就餐。通过改造和提升,武隆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精准督查

  坚决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机构改革以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精准的督查问效严格落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执法机构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四个最严”要求落地见效,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来武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组建专业化的督查机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推进落实重点工作,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专项督查工作计划。

  在对全区食品安全民意调查中反馈我区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评估指出问题,区市场监管局不回避、不遮掩,坚持问题导向,在全市率先创新设置了“食品药品安全督查检查科”,负责以区食药安办名义开展对全区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的督查检查,根据督查内容从有关单位选聘了专业督查业务员,实现了机构、人员的专业化,食品安全工作督查也实现了从“表像”到“实质”的蜕变。

  同时,在落实精准化的督查措施中,我区始终秉承“新时代、新形势、新理念、新方法”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发展的思维创新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今年以来,针对常规例行督查中经常出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督查标准不同、被督查单位突击应付等现象,以及督查发现问题不够深入、精准、真实等问题,大胆作为、变常规例行督查为随机暗访督查,采取每月随机抽取3—5个乡镇和部门,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暗访督查当期重点工作。

  “我们始终将强化督查检查和执纪问责作为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我区特别强化了针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公益诉讼,制定了食品安全工作约谈、公益诉讼、监督执纪问责等制度。督查过程中,区纪委监委、区检察院常态化参与食品安全暗访督查和固定参与食品安全约谈,并适时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食品安全督查工作。同时,督查通报和整改报告成效作为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执纪问责和食药安办开展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累计开展乡镇(街道)或部门食品安全履职情况暗访督查8次,发现食品安全违法线索11条,移送稽查部门立案查处11件、办结率100%。对8个乡镇或部门启动了公益诉讼调查,对问题严重的2个乡镇的政府负责人和办室负责人进行了行政约谈,督查现场和结果通报在食安会例会上常态化进行了视频曝光。

  此外,结合我区智慧城市建设,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建设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医疗器械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食品药品远程监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初步完成调试,不久将正式运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一步,区市场监管局将壮志盈胸,紧抓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这一机遇,进一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更加坚实的步履奋勇向前,竭力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3版:文化
   第04版:法治
全区招商投资促进工作专题培训班开班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武隆”活动正式启动
用实际行动诠释“应急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
图片新闻
重庆市武隆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共享食安武隆
遗失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