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旭洋)为帮助山区孩子们拓宽视野,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日前,“启蒙小小科学家”科普公益活动走进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孩子们带来多堂精彩的科学互动课,让孩子们在科技活动中增长知识,学会探究,点亮儿童科学梦想。
课堂上,来自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科普讲师们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主题多元、干货满满的精彩课程,从趣味科普到科学启蒙,从文化传承到实践探索,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收获一段充实、有趣的暑期时光!
“耶亮了……”在《水力发电实验》课堂,讲师以水是生命之源引入,讲解了水力发电的原理。并为孩子们发放实验器材,指导他们亲手拼装水力发电装置。当发电装置成功亮起,孩子们纷纷为自己的杰作欢呼雀跃。
“我想跟我爸爸妈妈分享,水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发电,而且我们生活中,人类和海洋动物都需要用水。”小小科学家营员谢文婧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办,由重庆大学5名科普讲师、10名志愿者组成的“智创乡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依托“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创立了面向中小学生的“高校科学探索营”“启蒙小小科学家”等趣味科普课程,并开设“电能学堂”收集大学生科普视频、漫画作品用于科普宣传。目前,实践团已前往武隆、石柱及西藏昌都和云南绿春等7个地区开展趣味科普活动25次,覆盖中小学生约2000人。
“我们实践团希望帮助小朋友,把暑期时间利用起来,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在他们心中早早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无限向往。”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团负责人段学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