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江“南水北调”,调来的不只是一江碧水

——记区港航海事中心“调水走船”保障417艘次上下行滞留船舶应急通航
航道整治开工仪式。
现场走访。
顺利通航。
安全检查。

  本报记者 杨 丹 特约通讯员 王 蓁

  1月16日,银盘电站库区,冬日暖阳洒在碧绿的江面上,两岸青山倒映在粼粼波光中,美如画卷。

  “老白,要过闸了,通知大家再全面检查安全,做好行船准备。”区港航海事中心银盘海事应急管理站站长杨军再次来到银盘电站库区停泊区,对滞留的船舶进行安全检查,还带来了一个让大家都兴奋的消息,“可能在18号左右可以‘调水走船’。”

  “要得要得,谢谢咯,杨站长。”航电624号船长白孝财高兴得大吼一声,“兄弟们,又要准备出发了。”

  杨军所说的“调水走船”是区港航海事中心解决上下行滞留船舶应急通航的有力举措。

  糟糕得很

  航道“通而不畅”

  1月9日,贵州沿河乌江轮船有限责任公司一行4艘货船,各装载近500吨磷矿,从贵州省余庆县沙湾码头出发,沿乌江而下,经过贵州铜仁、重庆彭水,于1月13日先后抵达银盘电站库区,计划下行到涪陵白涛。

  “船走不通了。”货到武隆银盘电站库区,白孝财和船友得知银盘电站坝下至白马航电枢纽段受水域条件影响,暂时无法通行500吨级的船舶。这可愁坏了白孝财,“贵州到涪陵,这是唯一的水路,没办法绕行。”

  2021年10月,乌江流域全线复航,船舶载货量从300吨级升级为500吨级,又何以出现水路“通而不畅”?

  “一方面,现在正处枯水期,上游来水较少;另一方面,受上游电站蓄水发电的影响,蓄水时间段和流量也不定,水位陡涨陡落现象突出,经常出现3-5米的涨幅,安全风险高。”区港航海事中心银盘海事应急管理站站长杨军解释,武隆境内航道未完全渠化,有48公里是乌江全线唯一的自然航段,该航段“弯多、水急、航道窄、暗礁多”,从而导致航道水深不足,给水路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保障上下行船舶安全通过此航段?首当其冲的就是解决水的流量问题。

  应急协作

  “调水走船”保畅

  水从何来?建立应急协作机制,实施“调水走船”是助力应急通航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为保障滞留船舶行船通畅,区交通局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走访调研,积极向市港航海事中心寻求帮助和支持,并牵头组织涪陵、彭水、酉阳等乌江沿线区县搭建乌江联防联控框架。在市水安办的统筹下,于2023年11月印发《乌江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联防联控机制(试行)》(以下简称“联防联控机制”),初步形成监管合力,维护通航秩序。

  “联防联控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包括联席会议、通航监管、业务协作、信息共享、信用管理、应急联动等常态化协作机制。”区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主任姜鹏表示,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将有效解决上下行船舶滞留问题,不仅为保障乌江自然航段行船通畅奠定了基础,还形成了乌江重庆段水上交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机制建起来了,如何确保有效运行?

  “我们会安排专人通过电话询问、现场走访、企业报送等方式,详细了解滞留船舶数量、靠泊水域、货物装载、船舶吃水、配员等准确数据。”姜鹏透露,在掌握各项数据后,区港航海事中心组织专班研究,确定所需流量、时间、交汇点、放行方式等内容,并提前三天向银盘电站发送调水函,报备需要“调水走船”的详细信息,由银盘电站请示电调中心确认放水时间。

  “经过沟通,银盘电站计划在18号调水,让这一批滞留在乌江航线上下行的11艘船舶安全畅通航行。”姜鹏说,为方便沟通协调,区港航海事事务中心建立了包括贵州的船舶公司、涪陵、彭水、银盘船闸管理处、船长等300多名相关人员在内的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公布“调水走船”相关信息。

  即将再次出发的白孝财望着满船货物感慨道,“多亏了联防联控运行机制的建立,再次启航才指日可待。”

  水到渠成

  共建“黄金水道”

  1月18日,滞留在银盘电站库区停泊区的11艘船舶按照“先下后上、先重后轻”的原则实现了“调水走船”。

  “上次老冯拉货下来等了七八天,现在说是每周四都会调水保障通航,方便多了。”航电615船长田世权说,虽然现在每趟航行都会有停泊滞留时间,但知道背后有这么多人在帮忙协调,等待中多了一份理解和尊敬。

  据统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期间,我区以“调水走船”方式,累计保障了417艘次上下行滞留船舶应急通航。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基本解决了乌江银盘坝下至白马枢纽48公里自然航段“通而不畅”的难题。但俗话说“治病要治根”,这个“根”如何治?

  航道整治工程正式开工的“响声”为根治乌江武隆自然航段“通而不畅”的问题开了一剂“良方”。

  “这次将按照内河Ⅲ级航道标准,主要对乌江白马枢纽至彭水枢纽之间102公里航道内的9处碍航险滩进行整治,其中6处涉及武隆。”区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华松介绍,该工程由重庆高速航发集团投资建设,以疏浚、清礁等方式进行,调整河床形态,改善水流流态。项目总投资2.7亿,工期38个月。

  “听说整治完了,武隆境内航道基本渠化,千吨级的船舶随便过,那好巴适哟!”听闻这个消息,白孝财激动的情绪溢于言表。

  乌江白马至彭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开工,标志着乌江高等级航道(重庆段)提档升级全面加速。三年后,千吨级船只将实现从武隆直达彭水,打通渝东南和黔东北地区进入长江黄金水道“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乌江水运潜能。至此,乌江武隆段48公里自然航段也将“水到渠成”,彻底解决“通而不畅”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区港航海事中心“调水走船”保障417艘次上下行滞留船舶应急通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武隆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武隆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武隆两会特别报道
乌江“南水北调”,调来的不只是一江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