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来镇:农家院坝听民意 “龙门阵”里话民生

记录意见。
赶场“龙门阵”。
院坝“龙门阵”。

  本报记者 陈娜霖

  11月9日早上9点,重庆市武隆区凤来镇高楼村大水井组,细碎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大地,暖洋洋的。

  一农家院坝内,40余名村民与镇、村、社干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摆起了“龙门阵”,很是闹热。

  “听说武两高速通车后,从我们凤来到重庆只要半个小时呀?”“嬢嬢,你消息还灵通呢。”“我想硬化房前院坝,不晓得有啥子政策没得?”……

  阳光和煦、茶香袅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龙门阵”越摆越开。村民发言,在场的干部边听边记。

  坐在后排的陈尊祥老人几次想伸手插话却欲言又止。

  “老陈,你想说啥子?”坐在前排的驻村干部梁小勤注意到陈尊祥老人的尴尬,主动邀请他发言。

  “我们前段时间搬新房子,安装电表要自己填申请,你看我,七老八十了,眼睛不争气,字也写不起,填不成表,啷个办嘛?”犹豫片刻,陈尊祥不紧不慢地说出了自己遇到的“小麻烦”。

  原来,按规定,居民搬新房安装电表需要本人填写申请,这对于已经70多岁的陈尊祥来说有点儿费力。

  “老陈的难事明白了,在座的还有类似情况吗?”陈尊祥老人话音刚落,梁小勤便开始清点统计水电表安装困难的村民,并当面拨通了凤来供电所电话阐明情况。当天下午,凤来供电所便派工作人员进村上门安装。

  类似陈尊祥的“小麻烦”,村民们在摆“龙门阵”中还提到很多。

  “能协调解决的当场处理,不能现场答复的,会逐字记录后统一归纳梳理,并责令相关部室及时协调解决。”凤来镇镇长吴显斌说,自今年5月以来,凤来镇党委要求政府干部和驻村干部要聚焦当前中央、市委、区委重点工作和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定期不定期走进全镇6个村50个村民小组,进一步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百姓意见,解决百姓难题。

  于是,依时间和地点而定的“赶场龙门阵”“院坝龙门阵”“街道龙门阵”应运而生。

  “赶场龙门阵”即是赶场天摆的龙门阵。每月逢2、5、8是凤来镇的赶集日,赶集当天,镇政府班子成员带领平安办、司法所等办室人员轮流走进“赶场龙门阵工作室”,敞开大门,为每一位到来的群众沏上一杯茶,再耐心接待群众来访、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群众矛盾。

  (转二版)  (接一版)“院坝龙门阵”和“街道龙门阵”的目的一样、作用相同,但地点不限,分别设置在农家院坝内和场镇上。

  “村里面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人,修房、修路、征地补偿这样的民生大事,村里工作人员都能知晓,一直在协调解决。只有解决好用水通电、家长里短的小事,才是真正落到群众心坎上。”凤来镇党委书记蒋俊杰坦言,只有摆“接地气”的“龙门阵”,才能讲“掏心话”、办暖心事。

  蒋俊杰说,凤来镇继续按照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要求,坚持开门搞教育,依托“龙门阵”形式,扎实推进“四下基层”。

  截至目前,“赶场龙门阵”开摆60余场,接待群众300多人,搜集问题150余件,已解决问题135个;召开“院坝龙门阵”50场次,搜集问题188个,当场解决83个。尤其是针对“龙门阵”中摆出的农业基础薄弱、劳动力不足、主导产业不明显等问题,制定实施了4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种植新品种桑茶2000亩,多元化发展“寿茶”“寿面”等产业。

  而今,“龙门阵”里的欢声笑语越来越多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社会·民生
报头
区政府第71次常务会召开
建好用好委员履职平台 助力做实协商为民各项工作
渝湘高铁陈家院子隧道顺利贯通
完善体制增强活力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凤来镇:农家院坝听民意 “龙门阵”里话民生
纪录片《世界遗产漫步中国南方喀斯特》摄制组来武拍摄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