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一竹)“天气热,水又断流了,看到田里的稻谷我们心慌得很呐,瞌睡都睡不着。幸亏他们把堰渠疏通,我们才放心了。”这几天,在白马镇灵山村的田间地头,村民们一谈起“他们”,每个人脸上都泛起喜悦的笑容。
村民口中的“他们”就是该村党员和村民组成的抢修小组。原来,灵山村“白灵大堰”白鹤段在今年5月因地质滑坡引起多处垮塌,导致约150米水渠断流。而水渠不远处,97户村民的56亩良田急需灌溉。
盛夏时节,稻谷进入孕穗和抽穗期,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期间,田里需要浅水灌溉,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养叶,以叶增长,长时间的脱水会影响稻谷灌浆成熟,造成减产。
了解到断流带来的严重影响后,白马镇灵山村党总支部书记向瑜组织村里在家的15名党员和27名村民成立抢修小组,对垮塌断流的“白灵大堰”进行清淤保畅。
勘察测量、清理淤泥、重置管道、加固堤坝……灵山村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和村民们一起在40度的烈日下穿梭在山林里,徒步在稻田边,仅用了3天20个工时,50多米严重受损断流的水渠就抢修完成。涓涓细流沿着畅通的水渠流入了各家各户的田地,也流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我家种植了3亩水稻,水渠的疏通就像一场及时雨,为稻田送去了充足的水源。”村民陈崇木告诉记者,根据稻谷目前的生长情况,预计今年他家稻田的产量将达到3000斤左右。
断流堵塞的堰渠修通了,悬在村民们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吃在一起、干在一起的3天里,白马镇灵山村村支两委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为民利民的承诺,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村支两委为民办实事的积极态度,拉进了党员干部与村民的距离,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一直以来,白马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党员系列活动,亮身份、明责任、抓落实,持续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以党建带群建,不断激发全镇党员干部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增强全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