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代君君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近年来,武隆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市委部署,步步推进,步步矫健,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宗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有效提升了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用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造福人民。
上下同心共创建
坚持常态长效,跑好文明创建接力赛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一次大考,比拼的是勇气,考验的是担当。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吹响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嘹亮号角,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多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仅2024年,区领导便组织召开创文工作专题会3次,部门工作推进会、协调会12次。
与此同时,为更好配合创文工作制度化,我区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2023年版)》《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创建负面清单》《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2023年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在全区制定并下发了目标任务通知,明确了创建目标、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确保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不仅如此,我区还通过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创文工作走深走实。
“建立定期调度、专项督査、第三方评估等机制,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江南、江北、仙女山3个创文督导组,对创建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创文办综合组组长熊杰告诉记者,今年,1至10月,区创文办对凤山、芙蓉、仙女山三个街道开展日常督查检查,对督查出来的影响市容市貌,白色垃圾或垃圾死角、体育馆占道经营影响市民正常娱乐、公交车站站牌广告内容脱落、溜狗不套绳、隆城国际和御江上院、仙女天街小区内公厕卫生较差等问题共计210件(处)进行现场交办、整改。同时,我区还邀请涪陵区委宣传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人员对我区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评,对模拟测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全面整改达标达效,关键在落实。如今,武隆区通过不定期调度、分工包抓、现场督导、集体点评、限时整改等机制措施,定目标、盯问题、明责任、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项项有人抓、件件有人管、事事能落实,实现了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提升、季度有突破。
聚焦重点难点
多管齐下抓创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爱护公共环境,讲究社会公德”……行走在城区大街小巷,无论是在建筑工地围挡上,还是在超市、银行、行政大厅,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正在潜移默化地引领社会新风尚。
凤山街道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打造了19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政务服务大厅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礼仪、文明劝导行动,创新开展了文明交通提质行动和文明餐桌行动,营造学习、遵守、践行《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浓厚氛围。同时,在辖区内实行建成区创文管理网格化,将4个城市社区划分为24个网格,网格员常态化巡查,对问题实行日报告制,逐层逐级消化,及时督查整改,落实网格内测评点位要求。
不仅如此,在一江之隔的芙蓉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社区工作者,与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市场监管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公安局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飞线管网等进行全面整治,形成创文合力。特别是在2023年的城市更新中,武隆完成了五龙城片区核心区域四方街和武隆汽车站的改造提升。改造后的四方街,公共功能和整体形象全面提升。武隆汽车站更是变身为集客运站、停车场、生鲜超市、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客运中心。
“环境综合整治有深度,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度。”在创文道路上,我区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宗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建活动。今年以来,共查处车辆乱停乱放行为31883件、闯红灯4552件、不礼让行人1716件;查处违停机动车5154辆、处置违停摩托车833台,罚款70万余元;教育纠正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占道堆放10300余处,在重点区域内骑门跨门2900余次,及时开展针对性的犬吠扰民整治、街面流浪狗清理、制止违规养犬等行动。
为加快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不断优化了公共交通网络、教育教学条件、医疗保障水平、基本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能力,他们在各自领域尽职尽责的同时,多措并举推动了创文工作的开展,让城市更文明。
为民惠民是初心
办好“创文实事”,共建全区人民幸福家园
文明城市创建,最重要的指标是民生,最重要的标准是民意。文明的主体是人民,城市的发展靠群众。武隆区始终围绕利民惠民靠民的工作理念,把文明创建的“大道理”落到“小利益”,把群众之所盼就是创建之所为根植于心。
补齐短板,刷新幸福“高度”。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按照“统筹谋划、聚焦重点,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原则,我区完成了江北片区产城景门户、乌江北岸会客厅、芙蓉西路休闲街区、桂圆街旅居复合区4个城市更新项目的策划包装和申报工作。全面开展了污水管网三、四级结构缺陷整治,出动排查技术人员350余人次,普查污水及排水管网23公里1146段,及时整治管网损坏、污水溢流等问题106处;完成江南水厂建设,更新改造老旧小区供水管网1.2公里,一户一表改造75户,改造二次供水设备1套,大大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同时,规范建设望江苑、御江华府等15个爱国卫生示范小区,实施南溪沟片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在老旧小区新加装电梯7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完成125栋、11.62万平方米D级危房应急拆除。
不仅如此,我区还坚持惠民有感,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城区道路机扫率达到83%、冲洗率达79%,道路洁净度达78%,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由2023年末的33.37%增长至2024年三季度的34.50%,城市道路照明设施亮灯率达98.5%以上,街巷、社区无明显照明盲区;持续规范生活垃圾管理。推动居民小区投放点改造升级65处,完善遮雨、照明、地面硬化、除臭等功能,实现全区居民小区升级改造率100%。已完成37个居住小区楼层撤桶并点工作,进一步助推了城市建设。
与此同时,我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举办“春风满巴渝系列活动”“志愿服务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全面深化文明创建”等各类文明创建主题活动。2024年1至10月,全区开展送流动文化进基层214场,其中送演出34场,送图书展览27场,送展览讲座57场,送培训辅导43场,送法规政策科技宣传53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线上线下活动32场,数字文化服务受益总人次达到500余万人次;引导市民树立文明新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了“礼赞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社会氛围,文明素质广度不断提升,市民幸福感持续增强。
如今,干净整洁的街道、高效温馨的政务环境、文明守礼的市民素养、展露新颜的老旧小区……看得见的改变,摸得着的幸福。“创文”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势不可当的冲击力影响着武隆,让武隆的文明之美愈发动人。近悦远来风物新,最是文明润人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武隆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以打造全域“文明版图”的生动实践,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迈向新时代的“城市大考”,奋力书写新时代文明创建的“武隆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