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栩莉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标对于口语交际教学工作的要求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其一,学生要具备表达交流和熟练运用普通话的信心。小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要正确认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教学意义;其二,学生要具备认真、耐心倾听他人表达的能力,并且还要与之积极交流讨论,勇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其三,学生要具备熟练表达自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见所闻的能力。
二、第一学段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口语表达不标准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和方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存在普通话不标准、方言口音比较明显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学生口语表达不自信、不完整
在小学教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基础知识积累少,生活阅历有限,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表达不自信、内容不完整的情况,这也是口语交际能力比较低的体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第一学段口语交际教学与评价的开展策略
(一)关注学生基础字词积累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拥有的词汇知识比较有限,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知如何表达的情况。想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词汇积累。
(二)注重引导学生口语表达兴趣
口语交际是具有综合教学功能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口语交际可以促进自身知识信息收集整合能力的提高,还能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另外,在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的倾听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也会得到锻炼的机会,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口语交际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创设多样化口语交际情境
新课标要求教师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并且关注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一化的理论知识教学并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枯燥的理论知识反而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多样化口语交际情境的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学生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接受。
(四)形式多样,注重实践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是优秀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演讲比赛、访问模式、辩论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效率。
(五)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新课标要求教师开展多元评价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容小觑,教师要与家长保持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口语交际的家庭训练中,让其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评价者之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评价的时候,不能总是以单一化鼓励语言为主,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准确全面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客观专业的评价。
综上所述,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关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形成语文表达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作者系凤溪小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