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山街道

办好民生“微实事” 托起百姓“大幸福”

  本报讯 (记者 阳 凤)群众利益无小事。近年来,凤山街道聚焦群众身边的“小、急、难”问题,扎实推动“家门口微民生”服务行动见行见效,让一批小微民生实事“开花结果”,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前段时间,海城御江上院小区的居民们反映,从小区出口到三桥公交车站需要绕行很长一段路,出行极其不便,时常因此错过“近在眼前”的公交车。

  了解到该小区4000余户居民面临的出行难题后,凤山街道龙湖社区高度重视,积极收集群众诉求,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了问题解决。

  “了解到情况之后,我们与建委、小区开发商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各个单位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最后确定在海城御江上院儿童公园出口和三桥公交站之间铺设了一条步行台阶,目前台阶已经铺设完成,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后将投入使用。”凤山街道龙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苟妮娜告诉记者。

  “新建的步行台阶投入使用后,对于我们海城的居民来说,真的是方便多了,为我们缩短了两三百米的距离,再也不用跑得很累去坐公交车。”海城御江上院小区居民谢女士说。

  像这样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事情不止一件。同样在龙湖社区,不少市民吐槽,隆城国际对面拆迁区域的围栏设置不合理,原本的人行道被完全挡住,造成行人过往只能走公路,极其不安全。接到群众的反映之后,龙湖社区第一时间与街道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商讨解决方案。目前,已整改预留出了2米多宽的人行道供市民通行,既保证了拆迁区域不发生安全问题,也保证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修缮漏水的停车场,修补破损的井盖,整治乱停乱放……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正是凤山街道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大事。据了解,凤山街道建立了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以大力度、实举措办好每一件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截至目前,今年我街道已经受理“民呼我为”事项160余件,积极回应了群众关注的交通出行等民生问题。”凤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街道将持续畅通渠道,积极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关注民意,联合发力,多措并举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推动凤山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理论山乡行
   第04版:社会·民生
盘活红色文化资源 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二〇二四年市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培训交流活动在武举行
我区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召开
办好民生“微实事” 托起百姓“大幸福”
组织开展“清风常伴 廉洁齐家”家属助廉座谈会
宣讲课堂进基层 全会精神入人心
图片新闻
打造党建品牌 推动产业发展
简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