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事一议”特殊救助精准服务困难群众

  本报讯 (记者 王一竹)“这个政策好啊,帮我解决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前不久,凤山街道走马村71岁村民王月清因病住院花费了14万余元,医疗报销后仍需自付7万多元,正在他一筹莫展时,区乡村振兴局实施的“一事一议”特殊救助政策又为他解决了3万元,大大减轻了他的经济负担。

  同样享受“一事一议”特殊救助政策的还有羊角街道永隆村脱贫户周树容,因治疗左腿膝盖花费1万余元,依靠“一事一议”救助政策,已报销5000元。

  民有所盼、政有所为。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把“一事一议”特殊救助列入全区主题教育期间区级民生事项之一。区乡村振兴局大力发扬“四下基层”好作风,积极主动作为,对已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的武隆区未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实行动态监测,建立“一人一档”,对因病、因灾、因学或意外事故等情形造成家庭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开展“一事一议”特殊救助,确保群众求助有门。

  “‘一事一议’特殊救助工作机制是整合社会爱心捐赠、鲁渝协作专项经费等资金来源,依托区乡村振兴基金会为捐赠平台,联动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参与建立的,对农村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出现的基本生活困难,进行救助。”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刘万权介绍,监测户家庭实际承担费用累计超过2000元,经乡镇(街道)核实、区级行业部门复核,由区乡村振兴局综合分析研判,原则上按照自付费用的50%标准开展救助,救助总额不超过3万元。

  截至2023年12月,通过“一事一议”特殊救助政策已救助166户困难群众,累计发放救助金151.6万元,筑牢防止致贫返贫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03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第04版:关注
不断探索优质化、特色化办学新路径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教育需求
“一事一议”特殊救助精准服务困难群众
区交通局 319国道隧道提质升级改造明年5月完工
使命面前,我责无旁贷
抓好河道综合整治 促进水环境有效提升
区民政局 创新“睦邻坊” 社区促实干
羊角街道 党建引领7个家 共建共享“家文化”
面对面化解群众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