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 星期三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经验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

芙蓉江上水鸟翩飞。

  本报讯 (记者 王津川)日前,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征集,并公布了第一批共7个典型案例。其中,我区创新探索形成“1233”河湖管护机制压实河长责任案例入选。

  据悉,此次公布的案例旨在反映地方在强化河长履职尽责、推进统筹协调、做好河湖管护、促进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供各地互相学习和借鉴。而我区创新探索形成“1233”河湖管护机制是指“一巡二函三单三报”河湖管护机制,其中,“一巡”是指流域河长办在区级河长巡河前,对河流开展1次以上巡查,梳理发现问题并拟出解决措施。而区级河长在定期巡河时,重点针对相关问题,以现场办公方式进行解决。两函是指履职提示函和问题提示函。即区河长办会用“两函”的方式对区级河长进行提醒,推动问题解决。“三单”“三报”分别是指问题、任务、督查清单和整改报告、履职报告、区级河长述职报告。

  据了解,我区河流众多,水文丰沛,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99条。通过“1233”闭环工作机制的构建及实施,在我区河长制落实过程中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有效解决了联而不合、推而不动、为而无果的难题。

  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巡二函三单三报”河长制闭环工作机制,武隆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生态修复12万余亩,治理污水乱排47处,排查突出问题93个,整改完成率100%。

  不仅如此,通过“1233”机制的实施,2023年,我区还实现了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辖区乌江、芙蓉江、大溪河3条河流水质均为Ⅱ类以上,3个国控断面、3个市控断面达标率100%,实现了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质量更佳的目标。以生态旅游为例,我区以水为媒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日益增多,旅游产业带动效应更加凸显,今年1至3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003.7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44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2024年,我区将抓牢“三排、三乱、三率、三实”工作,细化“一河一策”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河长+警长+检察长”协同联防机制,完善暗访巡查、定期调度、视频曝光、群众监督四大机制,持续深化迭代“1233”河流管护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河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奋力交出河长制工作“高分报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副刊
报头
十五届区委常委会第105次会议召开
让“世外桃源·生态道真”与“幽远时空·化境武隆”交相辉映 共同打造协同发展升级版 共同创造两地更美好明天
武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经验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
我区1集体2个人榜上有名